作为实体商超头部品牌,永辉的业绩向来备受关注,亦被视为行业的风向标。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永辉已然走出低谷。
2022年,永辉实现营收900.91亿元,净亏损27.63亿元,同比大幅减亏29.92%;经营性现金流为58.64亿元,同比增长0.64%;主营零售业务毛利率14.34%,同比增加0.96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永辉线上业务表现出色,实现营收159.36亿元,同比增长21.37%,占总收入比重为17.69%。
如今,实体零售已经度过了规模化扩张的时代。对于永辉来说,做大营收已经不那么迫切了,追求经营质量和盈利水平才是当务之急。在普遍业绩承压的行业大背景下,永辉的减亏能力如何,关系到其未来的生死存亡。
诚然,受金融资产和股权投资减值、闭店产生的资产提取减值以及科技永辉战略的大笔投入等阶段性因素影响,永辉2022年依旧亏损,但相比2021年已大幅减亏。而永辉的基本盘依旧稳固:生鲜业态占比接近50%,依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为强大的护城河;永辉坚持高质量开店,2022年逆势新开门店36家;通过数字化手段,永辉已初步实现坪效、人效、品效提升30%的目标;“仓店合一”模式的盈利性已经得到验证,全渠道业务的协同效应凸显……
恰恰是在这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永辉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进一步向好:净利润为7.04亿元,同比增长40.24%;毛利率17.2%,同比增加1.89个百分点;“永辉生活”注册会员数已突破1亿……
保持这样的表现及状态,永辉CEO李松峰在去年接受《联商网》专访时所强调的“2023年力争实现盈利”的愿景有望实现。永辉2023Q1的业绩表现,已为其冲刺全年盈利目标实现了开门红,也为永辉的投资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夯实内功,提升盈利能力
细看财报,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变动:从2021年Q1到2023年Q1,永辉营收分别为263.34亿、272.43亿和238.02亿;净利分别为0.23亿、5.02亿和7.04亿;在营收微升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在持续大幅增长。而从毛利率层面来看,从2021年Q1到2023年Q1,永辉的毛利率分别为14.46%、15.31%和17.2%,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这两项数据变化表明,永辉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在提升。“科技永辉”的战略转型,已成效初显。
其实,在李松峰上任CEO之后,永辉一直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全力推行科技永辉战略和深化数字化转型,夯实内功。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永辉目前已达成商品数字化、供应商数字化、采购组织数字化、业务场景在线化以及供应链数字化等方面的数字化部署。作为其中的重要落地举措之一,永辉技术团队自研的全链路零售数字化系统“YHDOS”已完成全国门店覆盖并威力初显:永辉福州奥体店供应链库存周转时间同比下降30%,店仓周转天数降低至16天;永辉成都青龙广场店的人效提升的比例已近50%……
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永辉已初步实现了三个30%的目标,即通过数字化手段,分别在坪效、人效、品效方面提升30%的效率,部分标杆门店人效提升30%-50%。永辉方面表示,今年一季度,永辉已基本实现所有门店的后场卖场到家仓、商品库存、采购订单、员工任务等业务模块,都纳入YHDOS的数字化管理。
在供应链方面,永辉在“一盘货”、“一个系统”的主线引领下,一直持续不断地通过商品数字化、供应商数字化、采购员数字化三个关键环节对源头直采、预测订货、计算商品生命周期等供应链模块进行数字化重组,最终打造出一条连接源头直采基地、供应商与消费者终端之间的数字化阳光供应链。
永辉持续调优生鲜供应链,尤其是“长短半径”相融合的采购模式,更加强化了永辉生鲜供应链的差异化竞争力。永辉在全国一共建设了800个直采点,保证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季节对蔬菜瓜果类生鲜产品供应的影响,强化“短半径短辐射”、“长半径长辐射”的品类互补优势。
从各方面数据来看,永辉近两年修炼内功的成效凸显。与此同时,科技永辉战略的大笔投入在数字化基建初步完成的情况下,也将暂时告一段落。2023Q1的盈利情况将成为永辉恢复增长的一个前兆。
强化线上,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如今,消费需求和购买路径的多元化,倒逼实体零售企业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多渠道多场景的顾客触达。
永辉的数字化升级不仅推动着门店经营和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为到家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推动了永辉到店和到家全渠道业务的深度融合。
2022年,永辉线上业务实现营收159.36亿元,同比增长21.37%,占总收入比重为17.69%,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永辉自营平台“永辉生活”注册会员数已突破1亿大关。
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永辉在满足用户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根据用户体验的要求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商品丰富度、提升履约服务质量和优化APP购物体验,以“强商品”和“强服务体验”驱动线上业务发展。更为关键的一个数据是,永辉到家业务的亏损率已从7.9%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6%,为到家业务的整体盈利埋下了积极伏笔。
与此同时,依托全国千余家门店完备的冷链、仓储等硬件设施以及成熟的物流、供应链体系优势,永辉还加快推进“仓店合一”模式,持续改造全仓、半仓、店仓,发展卫星仓,完善仓内基础设施配置,优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履约效率和服务体验。截至2023年4月,永辉全国上线电商仓合计966个,其中线上全仓156个(覆盖22个城市)、高标半仓161个(覆盖44个城市)、卫星仓22个(覆盖重庆、福州、北京)、店仓627个(覆盖150个城市)。
李松峰曾在访谈中强调,“仓店合一”是永辉打开盈利局面的一把“钥匙”,其本质是服务于“到店+到家”的全渠道发展战略。
的确,永辉的“仓店合一”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超千家规模的门店布局,冷链及活鲜品类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迅速承接到家业务活鲜品类的需求。而且,仓店模式能够较好的利用原有店内的后场空间,显著降低到家业务的投入成本。
在“仓店合一”模式下,永辉门店与其配备的到家仓得以融合利用,线上线下实现客群共通、商品互补,并在科技助力下进一步提高履约的智能程度和履约效率。在较早试点到家业务新模式的福州,永辉“仓店合一”的盈利模型已经得到了验证。
根据规划,2023年,永辉在全国圈定了12个核心城市作为到家业务的重点发展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永辉将把丰富的商品力和优质的履约服务培养成线上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立足民生,利他利社会
作为民生企业,永辉在不断夯实内功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始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尤其在实体零售业绩普遍承压、关店止损成为常态的大疫三年中,永辉依旧在逆势开店:2020年,新开门店114家,新签约门店95家;2021年新开门店75家,新签约门店47家;2022年,新开门店36家,新签约门店10家。在增加工作岗位、扩容就业“蓄水池”方面,永辉积极践行企业责任。
截至2022年底,永辉提供就业岗位超11万个。其中,农村户口占比约62.3%,退役军人885名、残疾人1244名,40-50岁人员近5.5万名。
与此同时,永辉在配合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战略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原则,在多地帮助当地优质农产品打开销路走向全国,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据了解,2019年至今,永辉一村一品项目已挖掘和培育全国17个省44个市近1000支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
结语
如今,实体零售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从追求规模化的增量市场转为追求经营质量的存量市场。
但不论何时,零售业没有永远的决胜法宝,只有不断探索、变革和进化。正如李松峰所言,积极适应下一个阶段的行业趋势,才能在变局中突出重围。
经历了至暗时刻,永辉已然迎来盈利的曙光。未来,这种盈利趋势能否持续,仍需等待时间与市场的检验。